焦点关注:清代官服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演变
来源:个人图书馆-青山代码yyf    时间:2023-06-26 13:47:50

作者哈尔滨八旗满族服饰博物馆陈慈


(资料图)

在满族入关以前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曾先后建立过许多部落组织,在这些部落组织中,其具体的服饰是否像中原王朝一样有严格的规定并形成制度化已不得而知。

早期满族的习俗是女真族习俗的绵延。正如《满洲源流考》中记载的那样,满族与女真族“虽语言旧俗不殊,而文字实不相沿”,这就说明他们的“旧俗”和语言是延续下来未变的。

直到进关以后,尽管是受到了许多汉族习俗的影响,但在其主要方面,却仍是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直到清代末期依然如故。满族服饰就是其中之一。

满族在后金时期和入关后整个社会对先进民族开放,善于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制度,有利于满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清代官服制度的建立

清代官服制度保留女真服饰一些特点,融入明代的一些服饰制度及其他民族(以蒙古族为主要对象)的服饰元素而建立的服饰制度。是封建服饰制度融汇、创新与发展的阶段。也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最为庞杂和繁缛的时期。比如清代皇帝朝服就有四种颜色,不同的场合穿用不同的颜色等等。

皇帝礼服的重要标志十二章纹,就是沿袭了明代帝服制度规定,还有王公大臣的官补制度等。

后朝摭拾前朝的官服制度是比较常见。

有观点认为,清代官服制度中的朝服、披领、顶戴制度等,受蒙古族服饰形态的影响。

蒙古族和女真族在血缘、地域上有着天然的联系。蒙古与女真有着相同的风俗习惯,他们有相同的宗教文化-萨满教和佛教。所以蒙古、女真两民族在服饰文化上有着紧密的关系是很容易理解的。

(清末满族、蒙古女性)

同时满族将具有本民族特色-穿皮货的风俗,带到了中原。而且不只是社会上流行,进入《大清会典》典藉,以规级别。如规定皇帝朝冠用熏貂、用黑狐,吉服冠用海龙、熏貂、紫貂,朝服冬紫貂、熏貂……

(清末身穿端罩的湖南巡抚王文韶)

还有原本与袍服相配的 “ 刀、 削” 等各种带饰, 原本是马背生活中所随身携带的用具,在入关后虽失去了价值, 但却以礼制形式被规范保留与礼服相配,以求不忘民族之根本。

清朝的官服制度,从其形成发展的角度来看,大体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入关前时期。

此时的规制,无论就其形式,或是内容,都是十分粗糙的,而且与当时的满族发展水平大体相适应,可以说是清朝服饰典制的初创期,但清入关前满族服饰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无疑为清代服饰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顺治时期。

清统治者入关以后,面对着急速扩大的关内统治区,以及人数远比满族要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也高出一大截的汉族子民百姓,要用关外的那套典制协调上层关系和维持对下统治显然是不够用或不能用的。

为了适应新的需要,清统治者利用一批明朝降官,陆续制订出一些新的冠服典制。其中一部分是从明代典章中摭拾来的。以明制为蓝本,编定新典制。而更重要的一部分则是满族贵族依据本民族的习俗和特征同时借鉴蒙古族等民族服饰特点,制定了一系列与前朝历代不同、彰显本族特征的官服制度。

第三阶段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随着清朝疆域的确立和政治局面的稳定,清朝的官服制度已基本定型,直至清末。

可以看出来清代服饰制度的确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

具体化一些:从17世纪初叶开始(天命元1644年),至18世纪中叶(乾隆三十ー年,1766年)《皇朝礼器图》校勘完成,整整花费了150年时间。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煕、雍正、乾隆等朝,经过6位皇帝的不懈努力才算大功告成。

就时间而论,清代官服制度形成于入关以前,创立于顺治之初,确定于康熙、雍正年间,至乾隆朝日臻完备,直到清末无大的改动。

而具体的清代官服依穿着不同场合和用途,分为礼服、吉服、常服、雨服和便服等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人们平时常说的“龙袍”,其实只是皇帝吉服中的一个门类而已。从天子到末等官员,从皇后到命妇均有相应的穿戴制度,等级森严,不得僭越。

下面通过图片了解一下清代官服的服饰特点:

(身穿朝服的乾隆皇帝画像)

之前说过,清代朝服是将蒙古族“质孙服”进行局部结构和颜色改动而制定的。“质孙服”是蒙元时期,参加宫廷盛宴-“质孙宴”必须穿着的特定服装。

清代官服喜用善于表现的妆花和刺绣技法, 并大量使用金线。此外,清代服饰的纹样倾向为 于写实、 具象, 这不同于汉文化推崇的含蓄、 抽象的意境之美。白雪皑皑的关外生活使满族人倾向于表现生命个体存在。张扬的审美,体现在服饰上就是色彩丰富。

康熙朝,石青色暗花纱描金云龙单朝服

光绪朝,元青色妆花绸单朝服

现代蒙古妇女服装

大家可以对比看出清代官服吸收了很多蒙古服饰的元素。

身穿吉服的慈禧

清代道光朝石青色妆花绸团寿杂宝蟒袍

服饰上的龙分正龙、行龙,还有二团龙、四团龙。清朝服饰龙分四爪、五爪。

皇帝的四团正龙称衮服,其他只能称龙褂。

清代咸丰朝彩色纳纱金龙蟒袍

1867年广州清代官员夫妇像,其中官员内穿朝服,外穿补服。诰命夫人着凤冠霞帔。

朝服必须外罩补服,不能单穿。皇帝例外。

吉服就是龙(蟒)袍,也如此穿法。“花衣期”除外。

什么是“花衣期”?元旦、冬至、夏至和帝后的寿日等盛大节日,七品以上官员都穿蟒袍,有品级的太监也如此。皇帝或太后生日每次穿蟒袍还不止一天,这个期间叫作“花衣期”。

我最近在五大连池火山博物馆定制玛喀礼将军的礼服一套、骁骑校尉(六品武官)礼服一套,我负责监制。上图为玛喀礼将军的礼服。

玛喀礼将军是康熙晚期的黑龙江署理将军,为当地做了重要贡献

因这我定制的两个人物是康熙晚期的人物,制式与其它时期会有不同,

大家可看一下,这是当时标准的礼服装扮,只是拍照时忘了佩戴朝珠和没穿上靴子。

朝服再精美,必须外罩补服。

过去官服都是自行置办,所以就出现笑话,说有的官员为了节省,只穿朝裙,箭袖也只是一个袖头。

穿行服的清官。

清晚期石青色团龙棉行服

穿常服的清五品官

清末元青色团鹤常服(中间缝为折痕)

从清朝服饰中大家可以看到金代女真族一些服饰特点,说明两者的继承关系。

相对明代汉族的宽衣大袖,清代的袍服为窄袖、箭䄂、髡发,前后开裾,皆为游猎民族的服饰特征。清代服饰与明代汉族服饰是完全不同的。

下边发一组照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 日常帝王的装扮,而不是影视作品的样子。

康熙帝画像,内穿常服,外罩常服褂。

雍正读书图

雍正帝穿的是便服。

宫廷绘画,身穿便服的道光皇帝。

领为假领子,满洲假领子大多素雅、暗纹,不花哨。

2、清代满族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2.1袍服长短的变化

清初期袍尚长,顺治末减短及于膝,其后又加长至上,康熙中期,衣袍又渐短,而外套则渐加长。袍在同治时期还比较宽大,袖子有一尺多宽,光绪初年也如此,至甲午、庚子之后,变成极短极紧之腰身和窄袖的式样。

2.2风行的马褂、坎肩

宫廷绘画

可以看出清代满族人正式服装为“袍褂”式。

坐者为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

内穿行服,外罩行服褂的爱新觉罗·奕譞

清代满族人日常常穿并风行的是马褂、坎肩。

马褂是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骑马、弯弓、搭箭、狩猎之时穿在长袍外面的一种短褂。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安定,使得马褂作为行服的利用率逐渐降低,而马褂的保暖及穿脱便利的功能却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成为日常带有礼节性质的服装延续至民国时期。

清徐珂《清稗类钞》载:“马褂较外褂为短,仅及脐。国初,惟营兵,衣之。至康熙末,富家子为此服者,众以为奇……雍正时,服者渐众。后则无人不服,游行街市,应接宾客,不烦更衣矣。”

一些汉族砖家认为什么都来源于汉族,认为坎肩是由久居南方汉族的“半臂”(实是无袖)演变来的。据记载,隋唐时期,已有“半臂”出现,只作为妇女的便服,至宋代开始只在武士群体中流行,后来官员或有身份的人只作为便服穿。

清代的满族坎肩很讲究,尤其是入关以后满族穿的坎肩多短而紧身,一般仅及腰下。

满洲坎肩分琵琶坎、一字坎、对襟坎、大襟坎等。

有一种多纽扣的马甲,其前襟横作一字形者叫做“一字襟”坎肩,因为是十三个扣,故也叫十三太保坎。满洲人也叫做这种坎肩为“军机坎”或“巴图鲁坎肩”。

叫“巴图鲁坎肩”,据说原来这种坎肩只有皇帝穿,皇帝赏给满洲勇士(巴图鲁)穿,所以被称“巴图鲁坎肩”。后来也赏给军机大臣穿,所以也叫做“军机坎”。

清末,穿长袍坎肩的男人。

清代,满洲人日常常穿并风行的是马褂、坎肩。不论男女老幼,满洲人都喜爱穿着坎肩。

2.3满族女性服饰的演变

清代满族女性服饰上依然恪守 “今世妇人上衣下裙, 旗籍妇人则深衣曳地而不裙”。

这型制为汉女穿的女袄,不要混淆为满族服饰,汉族女袄下要穿裙。

20世纪20年代穿氅衣、头戴大拉翅的婉容

清朝晚期满洲女性受到汉族婚嫁的凤冠霞帔的影响, 满族妇女开始效追逐女妆头饰的繁缛华丽。 因此, 与汉族凤冠近似的满装 “ 钿子” 便应运而生了。

这与汉族女性传统服饰中的凤冠形制相契合。

原来满族女性是一耳三钳、辫发盘头、包头的形象,清朝晚期出现了“两把头”发式。“两把头”最早在道光年间绘画中才出现,至清末演变大拉翅样式。也是便于更多的装饰。

孝庄文皇后画像,代表满洲早期的女性服饰特点。

清末满洲贵族妇女装扮。

关于满族女性厚地鞋的来历:

一种说法是,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作得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一种说法是,传说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耻、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记住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